目前分類:運動與醫學 (14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照顧自己...粉好用留下來..以備不時之需.....
  

旺仔 ^O^ ^O^ ^O^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年長女性每天騎腳踏車流汗生理時鐘可年輕16歲

 

最新研究發現,年長的女性只要每天騎腳車流汗,連續12周下來,可以讓身體的生理時鐘年輕16歲。

旺仔 ^O^ ^O^ ^O^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!cid_000e01cb6c00$df02e5e0$d681fea9@mychat944a9f26.jpg!cid_000f01cb6c00$df02e5e0$d681fea9@mychat944a9f26.jpg!cid_001a01cb6c00$df052fd0$d681fea9@mychat944a9f26.jpg!cid_001b01cb6c00$df052fd0$d681fea9@mychat944a9f26.jpg!cid_001c01cb6c00$df052fd0$d681fea9@mychat944a9f26.jpg!cid_001001cb6c00$df02e5e0$d681fea9@mychat944a9f26.jpg!cid_001101cb6c00$df02e5e0$d681fea9@mychat944a9f26.jpg!cid_001201cb6c00$df02e5e0$d681fea9@mychat944a9f26.jpg!cid_001301cb6c00$df02e5e0$d681fea9@mychat944a9f26.jpg!cid_001401cb6c00$df02e5e0$d681fea9@mychat944a9f26.jpg!cid_001801cb6c00$df052fd0$d681fea9@mychat944a9f26.jpg!cid_001601cb6c00$df052fd0$d681fea9@mychat944a9f26.jpg!cid_001701cb6c00$df052fd0$d681fea9@mychat944a9f26.jpg!cid_001901cb6c00$df052fd0$d681fea9@mychat944a9f26.jpg 


旺仔 ^O^ ^O^ ^O^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近來過勞死的案例頻傳,怎樣的身心體質容易導致過勞?有哪些徵兆可以自我提醒,避免悲劇發生?

目前擔任勞委會職業病鑑定委員會委員、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醫師吳明玲指出,要判定工作是引起過勞死亡的重要原因,要以「超出尋常工作的特殊壓力」為條件,其中包括量的指標,如死亡前24小時仍繼續不斷工作,或質的指標,如發病前曾遇到與發病密切相關的精神緊張事件等。

旺仔 ^O^ ^O^ ^O^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分類:聊單車~ 2010/10/13 06:43

【推薦 TOPIC

旺仔 ^O^ ^O^ ^O^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 

旺仔 ^O^ ^O^ ^O^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

老專家的12 把金鑰匙

旺仔 ^O^ ^O^ ^O^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0-05-24 如何 掌控 運動時 迴轉數呢???

2010/05/24 22:15

旺仔 ^O^ ^O^ ^O^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0-05-24 如何 掌控 運動時 心跳數呢???

2010/05/24 22:16

旺仔 ^O^ ^O^ ^O^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0-05-25 如何在「騎車」當中,適時的補給動力動力補給


旺仔 ^O^ ^O^ ^O^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2010-05-25 如何 避免 單車運動與抽筋

     
 
單車運動與抽筋之關係
  運動醫學專家 楊天放 口述
 
前言
  運動傷害裡,最普遍的現象--抽筋。支援田徑協會的各級馬拉松賽跑時,就曾有處理1000人以上抽筋的記錄,由此可見抽筋在運動界之普遍。
 
抽筋的現象其原因
 
(1) 熱身不夠 最典型發生的運動,就是「游泳」。其預防就是熱身操及漸近水溫。當身體的體溫和外界的溫度,相差7℃以上,而且突然接觸時,就會發生的抽筋。
(2) 缺 鈉 最典型常發生的地點,就是「洗三溫暖」。大量的流汗,而只有喝水,容易造成體內鉀鈉不平衡,而引起抽筋的現象。人體是生化作用,鉀的作用是使肌肉收縮,而鈉是放鬆。如果缺鈉的平衡,肌肉只有收縮。
(3) 乙 酉希 膽鹹 身體是很奇妙的組織,當肌肉已經無法承擔時,就會釋放乙 酉希 膽鹹,讓您動不了的一種「自救機制」。其處理對策;休息及再以相反的方向輕輕拉開,然後用手向四側按摩(塗布熱力或思舒等),如有可能再熱敷,將乙 酉希 膽鹹推開稀釋之,使肌肉不打結。
(4) 挫 傷 肌肉等軟體組織受挫傷時,也會打結。
(5) 代謝不良 最典型就是「糖尿病」,因代謝不良而造成肌肉裡水份太多故。
 
抽筋的處理-單車運動裡,比較常見的抽筋及其處理;
 
1) 手臂抽筋時,輕輕拉直。
2) 腹部抽筋時,輕輕把腹部墊高拉直腹肌。
3) 小腿抽筋時,輕輕拉直腳板成直角。
4) 大腿前面抽筋時,輕輕用手腕放在膝蓋後方,將腿往後彎曲,使大腿前面抽筋拉直。最簡單就是蹲下。
5) 大腿後面抽筋時,輕輕將腿拉直。
 
防患抽筋
  運動前的「熱身操」及「動後操」當中,加強「拉筋」的動作。

旺仔 ^O^ ^O^ ^O^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0-05-25  如何 單車 減肥
 
 
決心及信心,是減肥成功的第一要件!
 
李: 子曰:「士別三曰,刮目相看。」。 黃副校長,您在四個月內,不聲不嚮偷偷地,減肥了15kg,實在太神奇了! 相信您應該很樂意,把您的「單車減肥」經驗,分享給大家吧! 首先,請教您的決心經過!
黃: 不瞞您說;
1) 遠因;身為副校長而有三個下巴,又挺個大肚子,每次單車活動時,都給人笑話!心情是蠻尷尬的。
2) 近因;是牙齒痛到沒胃口,居然在短短的幾天內,就瘦了2kg!於是,興起「「單車減肥」」的決心及信心!
李: 有決心及信心,就會有恆心! 有恆為成功之本! 天下事,就是最怕有心人。
 
每日60分,週日120分,保持心跳100跳以上
 
黃:
決心前 決心後
並非每天騎單車,每週頂多騎一兩天,例假日再騎久一點。 每天清晨五點一定遊騎60分鐘,住復約20~25km。

旺仔 ^O^ ^O^ ^O^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0-05-26 如何 掌控 * 喝水* ,主宰人體的生理運作

 
譚振煜醫師
 
水,主宰人體的生理運作
 
謝: 以前年少無知,登山時以不喝水逞英雄,結果長年下來,英雄們的輸尿系統結石,變狗熊,這是慘痛的經驗! 單車活動,也是高流汗的運動,卻因為被風吹乾,而不自覺。如果不正視「水份攝取」的重要性,相信不久的將來,也會出現一大堆「結石」的狗熊。
譚: 對對!不可不重視「水份攝取」的重要性。 您們曾在〈抽筋篇〉裡,談到攝取電解質鉀納平衡的問題。 而現在專對「攝取水份」,來稍加探討; 大家都知道,人體的60%是水份。 雖然「水」本身是不具營養的效益,但卻負有更重大的任務;提供人體營養(血液)運輸、補充、平衡、排毒(流汗、排尿及排便) 及調節體溫等功效。 有足夠「水份攝取」,人體的生理運作,才得以順暢。 所以,多喝水,不但可以養顏美容,濕潤皮膚、防止衰老、解決便秘、甚至治療感冒、預防結石、膀胱炎、尿道炎及安定神經等等,多喝水,實在好處多多….。
謝: 我手邊正好有關〈飲水與疲憊 (直腸溫度) 的關係〉,請指點…。
 

旺仔 ^O^ ^O^ ^O^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0-05-26 正確的乘車姿勢

正確的乘車姿勢是安全之母:乘車的姿勢,是由騎士與單車之接觸點(把手、座墊、腳踏板)的相對位置所決定的。然而姿勢又與騎士的身高尺寸有很密切的關係。
 
所以單車的乘騎姿勢,不但決定筋肉收縮運動的效率,同時決定了是否能安全的操縱把手與剎車。所以說,正確的乘騎姿勢是安全之母。以下分條述說安全的乘騎技術:
 
三點調整法,以適合您的身材:單車如同作衣服一樣,需要量身材調整之。
  三點調整法,是綜合單車運動力學、運動生理及安全駕駛等三項原則而成。
a. 調整座墊「高低」位置:以「腳跟」將踏板往下踩,能使下肢的各關節肌肉圓滑收縮運動,同時以腳稍微伸直為原則。
 
b. 調整座墊「前後」位置:將踏板位置踩至斜45°處,然後調整座墊前後,以能配合腳之筋力最大出力位置為原則,從膝蓋中心之垂直線剛好通過踏板的中心。
 
c. 調整把手的前後與高低:把手的高度,大抵上,上翹型把手約比座墊高出3~5公分,平型把手則與座墊等高。下彎型跑車其上面則與座墊等高。調整後,須注意把手方向再鎖緊。
d. 正確乘車姿勢,上半身稍前傾,手肘稍彎曲,成正三角形。
 
座墊的坐法:
  類似騎馬姿勢,將體重分散於把手上與踏板上,不可將全部體重置於座墊上面,以防止臀部的疼痛。
 
踩踏的技巧:
  腳的位置以鞋長前面1/3處,落在踏板正中央為最適當。腳的活動必須與單車的中心線平行,張得太開或太窄,踩踏的效率會減弱。速度要保持均速,否則容易疲勞。特別注意,後半部的勾拉動作,將踏板勾起來。
 
變速的技術:
  變速裝置是「減速」,而不是加速,是求腳踏回轉數的一定,以免除因出力不均而產生的疲勞。所以變速是為更省力更舒適而設計。
變速的時機為,上坡 下坡 路面凹凸不平逆風以及疲勞的時候。也可以說當踩踏感覺吃力時,即為變速的時機。
 
剎車技術…行駛中最重要的一環:
 
a. 緊急剎車的技術:大家都知道緊急剎車的原則是先剎後剎車器,但緊急情況時,誰都會前後一起剎。如果減速太快,人往往會被往前拋。為防止這種危險情況的發生,最好的方法是養成將臀部往後推的習慣,同時先剎後剎車器。如果有充分的距離,用「斷斷續續」的剎車方式,將速度慢下來。尤其在雨天或細石路或下坡,更須如此。行車當中,要隨時提醒自已「路況」與「剎車距離」的關係。
 
b. 控制速度:特別在下坡的轉彎之際,一定要在轉彎之前,控制車速,以為防止我們衝出而超越道路的中心線或被離心力拽出路面的危險。
 
爬坡的技術:
  爬坡的時侯,只光用腳力踩踏,會倍感辛苦,其解決的技術有三:
a. 變速:將後飛輪逐漸往大的齒盤移動或將前方的大齒盤移往小的齒盤(鏈條往內側移動就是變輕),以自己感到最適當為原則。
b. 運用上半身的力量:握住下彎跑車型把手的下方,腰稍往後移,握住把手往胸前用力拉,踏板往前踩,如此可以很自然的運用到上半身的筋肉群,減少上坡的辛苦,不要將腰離開座墊踩踏,因為如此,會很容易疲勞,尤其是長坡。最好使用2呼1吸的呼吸法,以補充大量的氧氣。
c. 勾腳:經常騎車的騎士,可使用束腳(現在大部份都用clipless的腳踏),將腳踏回轉的盲點後半部,往上拉,以減輕腳的踩踏力與負擔。
 
d. 爬坡時,不要因埋頭苦幹而忽略前方的來車或後方的來車,又為了「安全」絕對禁止「之」型上坡。
 
下坡的技術:
  單車旅遊最易出事的地段,就是下坡。請隨時提醒本校的安全原則; 「下坡七分險」,安全的下坡必須隨時輕壓前後剎車以控制速度,以避免無限增快。同時將踏板踩成水平,臀部稍微抬起,體重往後推,兩腳夾住座墊,以控制車的穩定性(長坡前,不妨把座墊調低,會更穩定。)。
 
下坡轉彎的技術:
  下坡轉彎,是最能享受單車樂趣之一,亦是最危險的一刻。因為它具有相當的速度。但最重要的安全考慮是控制車速。否則就會跑到左側車道與拋出路面的危險。所以要養成下坡看到前方有轉彎時,一定要先剎後剎車,再輕按前剎車,減速而順利的通過轉彎 (在入彎前,能把前剎放開以防剎死。)。
 
碎石路上的技術:
  碎石路面的行車,不但操控不易,而且路面阻力增大,而踩踏費力。此時只要變速將齒輪比變小,踩起來不但輕,而且易於平衡,輕輕握著手把,順其路面的自然跳動,很自然輕鬆的行駛。同時因為前輪有回復進路的作用,所以不必很勉強選擇較好的路面,「讓它去」這是要訣。
 
泥濘地的技術:
  因為此種路面易滑倒,只有將速度減慢,檔數變於適當的位置,「不輕易轉彎」,這是要訣。同時由於輪胎因泥濘地會減低與路面的接點係數,而造成輪子的空轉。防止方法:儘量往後坐,以增加後輪荷重,增加後輪與地面的接觸。同時避免急轉彎與緊急剎車。如遇下坡,下來用推行是最安全。
 
雨天行駛技術:
  穿上雨衣時,要能避免飄盪而被勾進車輪或被機車、汽車勾住。雨帽會因掉下來而影響視界,最好套有緣的帽。注意來往的車輛,行駛速度減低20%為要。剎車時,分數次剎車,慢慢減速為要訣。
 
夜間行駛的技術:
  夜間行駛,速度的感覺易錯覺,速感較白天慢,所以要注意安全距離。頭燈的燈泡,多備一兩個,以備需要。注意路邊種種不良路況,避免看不見,而衝上去或掉下來。全套反光鏡以及尾燈的裝置是不可缺的,以利機汽車發現我們的存在。
 
夏季郊遊的技術:
  夏日運動帶來口渴現象,是平常的事。行駛累時,咬吸檸檬,及補給少許鹽巴,不但補充鈉,可解渴又提神。飲水勿牛飲,宜小飲次數多。日正當中,午餐過後,宜適當休息,再繼續行駛,塗防晒油,以防晒傷。
 
冬季郊遊的技術:
  冬季風勁天寒日又短,行程應較夏季短,黃昏之前宜到達目的。因單車運動15分鐘後,會發熱,所以不必著厚衣,加毛衣或風衣即可。同時要注意耳朵、手指、腳指等身體露出部份,注意防凍傷。
 
發現故障的技術:
  行車前的檢查是絕對必要的。將車提昇15cm,然後放手傾聽車身有什麼異聲。如果於行駛途中,發覺有異音,或手腳感覺不同時,一定要停車,檢查及修護,以避免小毛病的擴大。
 
團體行動的技術:
  經驗少、體力差的人先走前面,車間距離要保持一定,平地為4~5公尺,下坡為10~15公尺。前輪勿與別人的後輪相接觸,因為前輪是維持重心的所在,如前輪失去平衡,隨即摔倒。非緊急剎車不可時,必先出聲通知後者知道,以避免追撞。互相出聲警告,有前後來車。
 
不易疲勞的技術:
  正確的姿勢、行駛方式與等速的踏板回轉,是不易疲勞的基本三要因。
a. 參照三點調整法,來調整正確的姿勢。
b. 用變速器、以減低體力的消耗。
c. 配合行駛距離,作適當的休息。
d. 等速行駛是非常重要的,一日70公里的旅程是非常輕鬆的。一般變速車的設計以時速20公里為常用速度。為保持等速的踏板回轉,必須依各種行駛環境而變速。
e. 體力的分配,以上午為30%,下午為50%,其餘20% 則是預備體力。
 
早期發現疲勞徵候的技術:
  疲勞是車禍的前兆,隊友應互相注意,早期發現而給與適當休息。滿臉通紅,行車歪七扭八的,踩踏不規則,一下子快一下子慢或臀部發疼,無法安穩坐於座墊上時,均為疲勞的前兆。
 
防止疲勞的技術:
  為了防止疲勞,不可太勉強的行駛計劃及空腹行駛。若時間不允許休息,將齒數置於最舒適的檔數,齒輪比切勿太輕以避免體重加重於座墊,而引起臀部的疼痛。同時多間食(以甜食為最佳),以持續血糖的補充,迅速能恢復疲勞。
 
防止車禍的技術:
  除一般安全駕駛注意事項外,尚有防止車禍的一般原則;
a. 行駛時不沉思,累了就休息,不逞強。
b. 遵守交通規則。
c. 不突然轉向改道,轉向時先以手勢打信號給後方。
d. 下坡時不逞快。
e. 不期望緊急剎車。
f. 隨身物捆緊。
g. 不焦急趕路。
h. 夜間應穿白色或淡色衣服,使用白襪。
i. 注意前後方的來車(前方注意力40%,後方為60%)。
 
j. 確實認識車輛性能及做好安全檢查。

旺仔 ^O^ ^O^ ^O^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